123

中国古茶网™•普洱学苑(普洱茶学院)是一个专业的普洱茶知识分享与交流学习的普洱茶博客,电话/微信:18988397555。正宗云南普洱茶加盟代理,普洱茶批发,普洱茶厂家直销价格表,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等任何有关普洱茶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与我们分享、交流、学习。我们的宗旨是感恩心做事、责任心做茶;为饮客找好茶、为好茶找主人。做让茶友放心的正宗中国云南普洱茶! - 电话/微信:18988397555

8月23日

普洱古茶树保护:关于《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修改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资讯 | 评论 : 0人 | 浏览 :
普洱古茶树保护:关于《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修改

普洱古茶树保护:关于《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修改

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

(2024年6月11日普洱市第五届人民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通过 2024年6月28日普洱市人民政府令第3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为维护法制统一,普洱市人民政府决定对《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的部分条款作如下修改:

阅读全文

7月30日

云南省推出最严规划最硬执法最实举措全力保护古茶山古茶树资源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资讯 | 评论 : 23人 | 浏览 :
云南省推出最严规划最硬执法最实举措全力保护古茶山古茶树资源

云南省推出最严规划最硬执法最实举措全力保护古茶山古茶树资源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和草原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保护好古茶山和古茶树资源的意见》,按照最严规划、最硬执法、最实举措保护好古茶树资源。

阅读全文

9月22日

云南普洱茶产品的传承:云南普洱茶方茶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知识 | 评论 : 40人 | 浏览 :
云南普洱茶产品的传承:云南普洱茶方茶

云南普洱茶产品的传承:云南普洱茶方茶

  云南普洱方茶在清代就有产制,民间称其为普洱贡茶,系皇帝赐给臣子的礼物,后为体现人间吉庆之意,改为“福禄寿喜”四个字,即在四块方茶的表面各压印“福禄寿喜”四字其中之一,四块方茶成一盒,故称为四喜方茶。

  普洱方茶的生产,至迟到1982年为止,昆明茶厂都是主要的生产厂。厂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一、二级为原料,选料严格,嫩度较高,精工筛制,然后蒸压成正方形块状,长宽各10.1厘米,每片净重250克,是压制茶中的高档产品。自新中国成立后,昆明茶厂采用中茶牌商标,方茶砖片正面压印“中茶”标识,背面压印“普洱方茶”四个字。20世纪80年代以前,昆明茶厂所产普洱方茶都是由晒青毛茶压制,销售以内销为主;80年代以后,有以渥堆发酵工序制造的产品销售到日本。90年代以后,昆明茶厂恢复四喜方茶的生产,都是渥堆发酵的茶品,至1994年为止。之后许多私人茶厂也生产四喜方茶,工序、茶青不一。

阅读全文

9月22日

云南普洱茶产品的传承:云南边销茶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知识 | 评论 : 3人 | 浏览 :
云南普洱茶产品的传承:云南边销茶

云南普洱茶产品的传承:云南边销茶

  云南边销茶属紧压茶类,因其主要供应边疆少数民族饮用而得名。边销茶适于高原地区少数民族需要,有助于在多肉乳、少蔬菜的饮食中助消化,解油腻,从中摄取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增强人体对高原的适应能力,早已成为高原地区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边销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即有生产。而自唐代以来逐步形成的,沟通川、滇、藏三角地区的茶马古道,即是藏族地区以马匹、皮毛、麝香、鹿茸、藏红花、贝母、虫草等特产,与四川、云南各民族地区交换以茶叶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商业通道。

阅读全文

9月22日

云南普洱茶产品的传承:内外销紧茶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知识 | 评论 : 0人 | 浏览 :
云南普洱茶产品的传承:内外销紧茶

云南普洱茶产品的传承:内外销紧茶

内外销紧茶

  紧茶问世于沱茶之后,也是由“姑娘茶”演变而来。原产于云南勐海,是供应藏族兄弟民族的传统产品,也有部分外销。最初紧茶的形状为“团茶”,因长途跋涉到西藏,曾普遍发霉。

  1912耀1917年,佛海茶场将其改制呈带柄的“心脏形”(其形状颇似香菇,也有人称其为“香菇形”),并取名“宝焰牌”紧茶,每7个为一筒,用笋叶包装,每个紧茶之间有空隙,能继续散发水分,运至西藏,一般不致发生霉变。之后下关大茶号“茂恒”派人到佛海学习紧茶加工技术,返回下关后也开始生产紧茶。藏商到云南丽江或德钦,进行茶马贸易,购置紧茶运藏。

阅读全文

9月22日

云南普洱沱茶渊源:云南沱茶渊 普洱沱茶冤 下关沱茶历史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知识 | 评论 : 3人 | 浏览 :
云南普洱沱茶渊源:云南沱茶渊 普洱沱茶冤 下关沱茶历史

云南普洱沱茶渊源:云南沱茶渊 普洱沱茶冤 下关沱茶历史

  云南沱茶又名下关沱茶,系云南下关茶厂独家创制的紧茶上品。关于沱茶名称的由来,有说沱是由团转化而来,有说因过去运销四川沱江一带而得名。不论说法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沱茶是云南茶中相当古老的制品,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的《滇略》一书中就有记载:“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说明当时已有将散茶蒸后,加工揉制成团的做法了。

  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创制于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是由思茅地区景谷县所谓“姑娘茶”演变而成,其时又称为“谷茶”。当时下关茶厂多以产制心脏形紧茶为主,只有小部分制作饼茶。民国五年(1916),“永昌祥”茶厂为提高茶叶质量,使其外形美观大方、规格统一,又方便运输与储存,且适应市场需要,经反复试验后,将心脏形紧茶改制成单个重量250克,形如碗状的沱茶,并投入生产。至此沱茶开始出现“谷庄”与“关庄”之分。“关庄”沱茶在四川省的宜宾、泸州以及重庆等地打开了良好的销路,品质胜于“谷庄”,后来逐步取代了“谷庄”沱茶。

阅读全文

9月22日

普洱茶七子饼茶的包装—茶票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知识 | 评论 : 0人 | 浏览 :
普洱茶七子饼茶的包装—茶票

普洱茶七子饼茶的包装—茶票

  茶票分为两种,其一为“内票”,用途类似于商品包装中附带的使用说明书,或是夹带的广告单,面积较大。

  早期老号出产的普洱茶每筒放一张或两张内票,通常位于第一和第二饼之间,以避免破损。现代生产的“七子饼茶”或圆茶,内票都放在了每饼茶的外包纸内。

  另一种为“内飞”,茶品紧压时在茶叶中埋入一张小小的辨认纸张,起注册商标的宣示作用。原则上内飞每饼一张,位于饼面中央,用少量茶叶覆盖固定,露出大部份票面,也有些茶整个内飞都埋在茶饼中。沱茶、砖茶、方茶等,也有在茶体中埋内飞者。

阅读全文

4月23日

普洱茶生茶好还是熟茶好?普洱茶要喝生茶还是喝熟茶好?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知识 | 评论 : 5人 | 浏览 :
普洱茶生茶好还是熟茶好?普洱茶要喝生茶还是喝熟茶好?

普洱茶生茶好还是熟茶好?普洱茶要喝生茶还是喝熟茶好?

  准确地说,这个问题问得并不科学!

  普洱茶生茶和熟茶各有优缺点,从品质方面来说,普洱茶生茶有好茶,普洱茶熟茶也有好茶。

  普洱茶从功效方面来说喝普洱茶生茶有喝普洱茶生茶的功效,喝普洱茶熟茶也有喝普洱茶熟茶的功效,具体地从功效和作用方面来说普洱茶生茶有生津止渴、清凉去火、去油腻等直接功效与作用,其它的什么抗癌防癌减肥降三高等功效我就不在这里扯淡,但是喝普洱茶生茶的缺点是普洱茶生茶对我们人体的胃的刺激性要比喝熟茶更大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伤胃”。

阅读全文

3月21日

普洱“景迈古茶”“前世今生”身世信息扫码一目了然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资讯 | 评论 : 1人 | 浏览 :
普洱“景迈古茶”“前世今生”身世信息扫码一目了然

普洱“景迈古茶”“前世今生”身世信息扫码一目了然

  为打造云南普洱市普洱茶地域品牌,提升“景迈古茶”(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助推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普洱市全面启动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建设工作,构筑诚信联盟、产品标准、标志使用监控、产品检验“四条防线”,明确特定的企业、特定的产区、特定的原料、特定的工艺、特定的标志“五个特定”,使每一片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四有四可”,即: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

阅读全文

11月16日

普洱茶知识:普洱茶产品的传承及发展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知识 | 评论 : 0人 | 浏览 :
普洱茶知识:普洱茶产品的传承及发展

普洱茶知识:普洱茶产品的传承及发展

  台湾、香港历来都是普洱茶倾力销售之地,两地饮用普洱茶的风俗久已,一些藏茶者为购得一块好饼,不惜巨资,加上近年来普洱茶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国人关注,使得云南当地普洱茶产销两旺。在分布云南各处众多的公、私茶厂和民间手工作坊之中,产制着各式传统、现代普洱茶。面对如此繁多厂家和普洱茶制品,想要面面俱到,已是本书力所不及。这里仅介绍其中几个传统普洱品种茶的历史、现状,及其主要生产厂家,以飨读者。

阅读全文

更早的文章 »

用微信扫一扫,与陆岳龙做朋友

    普洱学苑 客服QQ


    三口茶社 三口茶馆 陆岳龙

搜索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Tags列表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

网站收藏

    三口茶社

三口茶社 | 普洱老茶馆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50 Some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ICP备案号:滇ICP备14005555号-1
公安部备案号: 滇公网安备 53232202000108号
普洱学苑™三口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