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茶知识 » 正文

普洱茶知识:普洱茶产品的传承及发展

 人参与  2016年11月16日 17:04  分类 : 普洱茶知识  点这评论

普洱茶知识:普洱茶产品的传承及发展

  台湾、香港历来都是普洱茶倾力销售之地,两地饮用普洱茶的风俗久已,一些藏茶者为购得一块好饼,不惜巨资,加上近年来普洱茶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国人关注,使得云南当地普洱茶产销两旺。在分布云南各处众多的公、私茶厂和民间手工作坊之中,产制着各式传统、现代普洱茶。面对如此繁多厂家和普洱茶制品,想要面面俱到,已是本书力所不及。这里仅介绍其中几个传统普洱品种茶的历史、现状,及其主要生产厂家,以飨读者。

云南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原来的称呼是“圆茶”,是云南省的一种传统名茶。

  傣学研究界着名学者李拂一先生在其《十二版纳志》中称:“圆茶年产量最高为六千驮,每驮两篮,每篮各十二小包,每小包内装茶饼七片(饼)”。因为每七饼茶包装为一筒,后来就被称为“七子饼茶”。

  七子饼茶原产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以易武为最多。属于古六大茶山的易武,所产大叶种乔木普洱茶是六大茶山的代表,在清代中后期达到兴盛之时,作为当年茶马古道的中心重镇,人气之望,当属空前。除了种茶之外,当时在易武开设制作普洱茶的商号,其中以同庆号、福元昌号、同兴号、宋聘号、同昌号等11家茶庄最为着名,生产的圆茶远销港台地区和东南亚,“易武正山”这个老字号商标,名扬四海。随着清朝政府的衰落,茶叶贸易也受到影响,众多老字号茶庄在旧中国纷飞的战火中倒闭,易武也走完了它辉煌的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的易武,当地一些执着的茶人重拾中断了数十年的传统工艺,开办普洱茶手工作坊,致力于传统“易武正山”圆茶的制作。他们生产出来的七子饼茶,所用原料正宗,已经颇得当年元宝茶的真味。虽然身在遥远偏僻之所,仍有港台地区及韩国的客商不远万里前来订购。在与易武相邻的蛮砖,也有这样的手工作坊,生产普洱茶。

  继当年的易武之后,如今圆茶的生产重点已经转移到勐海茶厂,勐海茶厂已成为普洱茶制造的登峰造极者。

  勐海茶厂的前身是“佛海茶厂”。范和钧先生早年从江苏到巴黎大学攻读数学,回国后受聘到中国茶业公司,奉派前往云南筹建佛海茶厂。1940年,他在佛海(勐海)搭建临时厂房,收购民间茶菁制造了第一批普洱茶品,其中试制成功的有“云南红茶”和“中茶牌圆茶”,而其中有“红印普洱圆茶”和“绿印普洱圆茶”等普洱茶品。

  这些圆茶一律七块茶饼装成一筒,现在人统称其为早期印级茶。传承二百多年前普洱贡茶的辉煌,范和钧创制红印普洱圆茶,本有使之成为“现代贡茶”的愿望,但是由于当时局势动荡,国家战事频仍,未能如愿。解放后由于国家政治体制变化,“贡茶”之说已成过去,更难追索。

  1949年新中国成立,佛海茶厂改名为勐海茶厂成为国营企业。勐海茶厂沿续生产中茶牌“红印普洱圆茶”和“绿印普洱圆茶”,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期间,所产圆茶以后期红印和“大字绿印圆茶”为主,尤以“大字绿印圆茶”为大宗产品,并于50年代末生产中茶牌“黄印圆茶”。“文革”时期,在“黄印圆茶”的工艺基础之上,勐海茶厂推出了“中茶牌圆茶”的替代品———“云南七子饼”。在云南七子饼中,以勐海茶厂生产的“红带七子饼”和“黄印七子饼”最具代表性。“红带七子饼”产于70年代,以生茶制成,饼身饰有一红色布条;“蓝印七子饼”,产于80年代,是轻度熟茶拼配。

  谈及普洱茶的商标品牌,这里有必要作一下解释。

  百年前,从普洱茶鼎盛时期创建的老号茶庄开始,各个茶庄都创立自己的商标、内票、包装,希望与其他商家有所区别,每家茶庄都用自己的商标来经营。新中国成立之后,1951年,中国茶叶总公司要求全国国营茶厂统一使用“中茶牌”商标,因此这一时期勐海茶厂、下关茶厂、昆明茶厂等国营茶厂出产的茶品都使用“中茶牌”商标。在“文革”期间,勐海茶厂用“云南七子饼”替代“中茶牌”之后,所产七子饼茶外包纸上就不再出现由右至左的“中茶牌圆茶”字样,而在外包纸顶端由左至右印刷“云南七子饼茶”字样。到了1990年,中国茶叶公司通知茶厂停止使用旧有商标,各茶厂遂向国家商标管理部门申报各自商标,经批淮后正式启用。勐海茶厂申报“大益牌”商标,初期只有熟砖茶使用此品牌,1995年之后,饼、砖、沱、生、熟茶全面使用该品牌。

  勐海茶厂从1974年开始生产的七子饼茶,在继承民间工艺基础上有所创新,产生了生饼和熟饼两大类,共6个花色品种,曾几度被评为部优产品、省优产品、国优产品。在“大益牌”普洱茶系列产品中,勐海茶厂先后研制了普洱压制茶、普洱散茶两大普洱礼茶,包括普洱方茶、普洱茶79342、79452和79562等16个花色品种。这些产品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受到推崇,供不应求。

  作为近代普洱茶史的主角,更难能可贵的是,勐海茶厂处在普洱茶市场以熟普洱甚嚣尘上的背景之中,依旧坚持传统工艺与高科技相结合,精心制作生饼普洱,为普洱茶文化的延伸做着努力。

  除勐海茶厂外,七子饼茶在昆明市、普洱县、景东县、下关等茶厂也有压制。下关茶场出品的七子饼被称为“下关铁饼”或“铁饼普洱”海内外皆有口碑。下关茶厂产制的苍洱七子饼,是普洱茶中唯一一种取材特级普洱茶材的饼茶。

  昆明茶厂出品的饼茶被称为“七子铁饼”或“铁饼七子茶”。总部位于普洱县的普洱茶集团,生产的各式饼茶注册商标为“普秀”牌。这几种七子饼茶各有选料,品质不同,但都以其特殊的魅力以及不同的陈化期而为广大普洱茶品茗者所钟爱。

  另外,1999年成立于西双版纳景洪的昌泰茶行,生产的易昌号茶饼在消费市场上也可说是质量较优的茶品,制作工序除巨型装外其它茶饼均用揉茶石人工压制,计有极品、精品、正品及一款无级别100克小茶饼。由于全数茶品均采用易武山的野生茶为茶材,所以产量有限,更因近期为品茶界所认同,已经有加工厂开始仿冒。

  七子饼茶的包装———外包装七子饼茶7张饼装为一筒,所谓“筒”,就是指外包装了。现在一般茶厂生产的饼茶都沿袭了传统的外包装方式,利用毛竹竹箬做包装。浅黄色竹箬将7张茶饼扎为一筒,用竹篾、竹皮或铁丝捆绑。也有用牛皮纸做外包装的,如下关茶厂生产的七子饼茶,在牛皮纸外包上还印有字样。

  牛皮纸外包装下关茶厂生产的中茶牌七子饼袁用牛皮纸将七张茶饼装成一袋袁外包纸上印有字样遥同庆老号圆茶这是同庆号茶庄于圆园世纪初年产制的圆茶袁外包装采用云南当地随处可见的竹箬袁用竹篾捆扎遥早年间的圆茶是没有外包纸的,如百年贡品黄文兴———创立于清代同治七年(1869)的同昌号出品的贡茶,饼茶就直接包裹在竹箬筒中。随着时代变迁和产制的深入,茶饼开始出现了外包纸,纸质和印刷样式也随着年代有所改变。目前圆茶每一饼都有外包纸,纸质略薄,可隐约看到茶饼。外包纸上下端都印有文字,不同厂家生产的七子饼茶在字体上有差异,外包纸的中央印有商标标识。

  “中茶牌”的商标标志为“八中茶”,即八个“中”字绕成圈,中央是一个“茶”字。品赏普洱茶者频繁使用的所谓“红印”、“绿印”,即是指中央“茶”字的颜色。红色“茶”被称为“红印”,绿色“茶”称为绿印,黄色则被称为“黄印”。


来源:中国古茶网•普洱学苑(微信/QQ:1006977100),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www.guchacn.com/knowledge/293.html

本文标签:普洱茶  普洱茶产品  普洱茶传承  普洱茶发展  中茶  红印  绿印  黄印    

微信/QQ:1006977100

<< 上一篇下一篇 >>

  • 评论(0)
  • 赞助本站

赞助本站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网站分类

Tags列表

最新留言

用微信扫一扫,与陆岳龙做朋友

搜索

网站收藏

猜你喜欢

三口茶社 | 普洱老茶馆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50 Some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ICP备案号:滇ICP备14005555号-1
公安部备案号: 滇公网安备 53232202000108号
普洱学苑™三口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