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茶学院 - 第1页

9月28日

普洱澜沧邦崴古树茶•邦崴古茶树王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学院 | 评论 : 0人 | 浏览 :
普洱澜沧邦崴古树茶•邦崴古茶树王

普洱澜沧邦崴古树茶•邦崴古茶树王

  提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邦崴古茶山,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那棵生长在邦崴古茶山上已有1700多年树龄的过渡型茶树王,其树高11.8米,树幅8.2米×9米,基部干径1.14米,树冠挺拔,枝叶繁茂,并至今都在采摘食用。

  这棵邦崴茶树王与有着2700多年树龄的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千家寨野生茶树王及有着1300多年的澜沧景迈芒景栽培型古茶林共同构成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古茶树演变标志,是普洱成为“世界茶源”的有力证据之一。邦崴过渡型茶树王也就成了普洱茶名茶树。1997年4月8日,国家邮电部发行《茶》邮票一套四枚,第一枚《茶树》就是邦崴的这棵古树茶。邦崴古茶山也因这棵茶树王而名扬天下。

阅读全文

9月26日

什么是干仓普洱茶和湿仓普洱茶及其详细介绍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学院 | 评论 : 2人 | 浏览 :
什么是干仓普洱茶和湿仓普洱茶及其详细介绍

什么是干仓普洱茶和湿仓普洱茶及其详细介绍


  普洱茶以陈为贵,陈年老茶有着普洱新茶以及其它茶品所不具有的独特陈韵,再加上世间老茶存货凤毛麟角,自然是奇货可居,其价值远远大于新茶。

  所以有的茶商便通过一定的手段来人为制造“陈年”老茶赚钱,这种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湿仓普洱茶。

  干仓普洱茶和湿仓普洱茶主要由储存茶的环境而定,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储存在相对湿度小于80%环境下的茶称为干仓普洱茶,反之,如果把茶叶储存于相对湿度大于80%的环境下的茶,便称为湿仓普洱茶,这样的环境容易使茶霉变生菌,饮用对身体有害。

阅读全文

9月26日

普洱茶储存和后期转化研究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学院 | 评论 : 0人 | 浏览 :
普洱茶储存和后期转化研究

普洱茶储存和后期转化研究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在普洱茶成品的储存中,不论生茶或熟茶,在良好的条件下,都能够通过数年至数十年的后熟作用,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口味,使普洱茶具有相对的越陈越香的特点和某些特殊的对人体的保健功能。  


  热湿条件催熟  


  普洱茶的后发酵、实质是成品茶中还具有黑曲菌,根霉毛霉、酵母菌等真菌的孢子和菌丝体,他们依靠茶叶作为营养基、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就能够进 行生长繁殖。这些真菌在摄氏15度以上,空气湿度在60%以上,孢子能够萌发,菌丝体能够产生包子,进行无性和有性繁殖,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可以是数十分 钟或数小时就完成一个时代的交替。在摄氏35度的液体培养基里,真菌的繁殖速度是极快的。普洱茶叶对真菌来说,是一个丰富的粮仓,笔者曾对60年代的勐海 茶厂的生饼做过微生物培养试验。经过严格消毒的茶叶能够在培养基上长出毛霉、根霉、青霉和黑曲霉。在接种第3-6天,毛霉、根霉的菌丝体象棉花团般的布满 整个培养瓶,说明培养初期,根霉、毛霉这些易生长繁殖的真菌占优势。  

阅读全文

9月26日

中国普洱茶国外十年风雨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学院 | 评论 : 0人 | 浏览 :
中国普洱茶国外十年风雨

中国普洱茶国外十年风雨


一、海外吹来普洱风


  普洱茶长期以来是一个奇怪的茶类,云南人生产了普洱茶,却几乎没有多少人喝它,绝大部分出口给港台人喝,这就造成了普洱茶产于大陆、藏在香港、兴在台湾的尴尬局面。韩国茶人姜育发在云南的遭遇就很能说明问题。云南是普洱茶的原产地,海外茶人怀着朝圣的心理纷纷虔诚地来到云南寻根。

阅读全文

9月25日

勐库大雪山野生古树茶群落及茶叶特点介绍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学院 | 评论 : 0人 | 浏览 :
勐库大雪山野生古树茶群落及茶叶特点介绍

勐库大雪山野生古树茶群落及茶叶特点介绍

勐库大雪山地理位置

  双江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1985年6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双江县。全县国土面积216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6.2%;辖4乡2镇72个村民委员会3个社区两个农场,总人口16.5万人,有少数民族23个,占总人口的44.4%。北回归线横穿双江县城,境内最高海拔3233米,最低海拔670米,地貌高差悬殊,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有“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亦不谢”之说,是北回归线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阅读全文

9月23日

景迈古茶•景迈山古树茶特点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学院 | 评论 : 0人 | 浏览 :
景迈古茶•景迈山古树茶特点

景迈古茶山简介

  景迈古茶山位于普洱市澜沧县惠明乡,是现存最大的古茶山之一,记景迈山缅寺碑记载,景迈山大面积种茶历史超过1300年,布朗族是澜沧江流域沿岸一带较远的土著民族。这个勤劳的民族是古普洱茶产区最先驯化培育茶树的民族。

  布朗族地方史《奔闷》中记述,叭岩冷是布朗族千余年前,率领部署在景迈、芒景一带定居的首领,取傣族领主女儿为妻,被傣族领主封为管理布朗族的“叭”。叭岩冷临终前曾嘱咐部民说:“到我死后,留下金银终会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牲畜,也终会有死亡时,留下这宝石和茶叶给你们,可保布朗人后代有吃有穿。”布朗族认为是他的祖先,他们的英雄叭岩冷给他们留下的茶树是给他留下了生存的拐棍。叭岩冷生前领着族人开始对茶进行人工培植和移栽,并给他取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做“腊”,意味绿叶,为后来傣族、基诺族、哈尼和佤族所借用,均称茶为“腊”。从叭岩冷倡导种茶起,至今已千余年。

阅读全文

9月22日

景迈古茶:云南普洱景迈山古树茶园考古研究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学院 | 评论 : 0人 | 浏览 :
景迈古茶:云南普洱景迈山古树茶园考古研究

景迈古茶:云南普洱景迈山古树茶园考古研究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滇南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景迈、芒景两个行政村所在的景迈山。古茶林规模宏大、保存完好,见证了对人类文明具有重要影响的茶叶从野生到人工驯化栽培的发展历程,代表了当地独特的茶树栽培和茶叶制作传统以及衍生出的极其丰富的茶文化。在201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保护试点“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中,景迈山古茶林是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被国际茶叶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Tea Committee)确认为“世界茶源”。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1月,国家文物局将景迈山古茶林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阅读全文

5月01日

茶人精神:普洱茶文化之茶为何物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学院 | 评论 : 1人 | 浏览 :
茶人精神:普洱茶文化之茶为何物

茶人精神:普洱茶文化之茶为何物


茶为何物

  自古以来,种茶、制茶、泡茶、品茶均被认为需要高度技艺。当代,由中国人开始,将有关的技艺称为茶艺。茶之为物,产自崇高的山,吸收天地的灵气,还必须配上清洁的流泉。所谓"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古人的一杯茶包含中国文人、哲人深爱的天、地、山、水,仁、智。


茶人精神

  茶树,只要适应它生长的环境,它都会生根开花结果。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它不会偷闲,应时萌发,尽情生长,任人采用,不计得失,采了又发,常采不谢,年复一年,周而复始,默默地为人类作出无私的奉献,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茶的功用、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中华民族的平凡实在、和诚处事、重情好客、勤俭育德、尊老爱幼、奉献至上,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茶给人以联想,给人以回味,给人以人生的启迪,历史上的著名茶人都讲究茶叶本身的特性和茶叶内在的韵味,把深层的文化素质与人格熏陶作为修身之本。

阅读全文

5月01日

普洱茶文化的认知和感悟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学院 | 评论 : 0人 | 浏览 :
普洱茶文化的认知和感悟

普洱茶文化的认知和感悟

  普洱学苑是一个为茶友提供普洱茶知识、普洱茶的功效、普洱茶市场行情而进行的茶文化交流平台,是普洱茶业界最具有活力和前景的权威非商业普洱茶博客。

  我们对普洱茶文化的认知和感悟是“俭、静、和、敬”。与中华茶文化基本精神既相通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特点。“俭”即俭朴,返朴归真,清茶一杯;“静”即清静,清心寡欲, 人,相敬如宾。使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寓于茶事及人际交往之中。

  从普洱茶马帮进京,到普洱茶价格跳水,普洱茶在三年内过山车一般的发展。随着世界金融海啸冲击,普洱茶虽说没有进入冰封时代,但茶农经济收入跌至谷底。

阅读全文

5月01日

云南普洱茶的绿色文化

发布 : 管理员 | 分类 : 普洱茶学院 | 评论 : 0人 | 浏览 :
云南普洱茶的绿色文化

云南普洱茶的绿色文化

  普洱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是闻名遐迩的普洱茶的故乡。在这片四万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群山云集,森林葱郁。普洱国境线长486公里,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奔流不息的澜沧江从境内穿越汇入湄公河,因而形成了"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区位。北回归线犹如一道穿越茫茫哀牢无量的伟大血脉,把普洱大地滋养得青翠欲滴。普洱拥有自身的特质:茶是这个城市的灵魂,绿是这片土地的神韵。奔涌的绿海,无边的茶林,用泽被天地的葱茏点染出了这个空气中飘着茶香的城市。

阅读全文

更早的文章 »

搜索

网站分类

最近发表

Tags列表

最新留言

友情链接

三口茶社 | 普洱老茶馆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50 Some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ICP备案号:滇ICP备14005555号-1
公安部备案号: 滇公网安备 53232202000108号
普洱学苑™三口茶社™